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。作者 奥美副总裁:古里奥,公众微信号古里奥 ID:coolioyang
在中国做商业服务行业是需要极高的心智和情绪管理能力的。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中国的人情社会导致,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中国的商业不成熟,所以在行业中的甲方乙方,总会把公事搞成私事,把生意谈成了感情。还有很多无法客观判断的是非真伪,到最后都变成了没有头绪的胡乱讨论,最终不能产出任何有效结果。然而我在国内工作了十年之后却对这件事开始有了其他的体会。就像一杯凉白开,一直喝一直喝,最后也能品出一些滋味来。有一天我在整理自己的物品,翻到了一堆名片,大约有七八百张的样子。那是我这些年因为工作关系认识的不同人。当然这里面有一些重复的名片,在上海工作的人,每次见面聊到对方还没换工作就已经是条很值得讨论的大新闻。翻阅这些名片,尤其是那些职务颇高的名片,一张张脸就浮现在了出来。微笑的,严肃的,好奇的,紧张的等等等等。回想自己认识的人,就会逐渐从中间找到一些规律。当我开始回想,就慢慢发现跟我接触过的这些人中不自然,不放松,不坦然的人很多。他们的举手投足充满了刻意,与人的交流也是虚虚实实,用一些试探代替表达,或用一些表达去试探。 我也经历过那样的状态。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跟我认识时,我可能正处在那样的状态,所以双方都没觉得有任何问题。并没发现这里面的奥妙。当因为经历过,所以明白那是什么情况。就是当自己还不太确定自己的能力,对自己是谁都还不太清楚,却又希望被人认为自己是更好的版本时,由于不自信所以表现出更强的个性特质。简单来说,可以总结为因为不自信而有些自负,高傲且气焰嚣张。不自信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知道自己做不好,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做好。前者倒还好,已经知道自己确实不胜任,也倒可以从容的谦虚或者虚张声势。讨厌的是后者,我们不太清楚自己是不是能把一份工作做好,且并不确定自己是否会成功。就因此紧张和恐慌了起来。中国的教育却又以批判和要求为主。我们大多数人在职场上做了十几二十年,都还是很少听到任何人的认可和表彰。这更让我们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。 彷徨和恐惧是种可怕的情绪。如果你看过小动物因恐惧而浑身紧张,四处张望,就能明白我说的可怕情绪是什么。在国内工作,我见过的大多数人都总是在工作中处于这样的状态。神经紧绷,四处张望,提防别人,却很难放松下来。这样的情绪使得跟他们沟通的人感觉辛苦,因为信息无法有效传递,共识无法快速达成。 我最常见的一些状况是: